螺螄媒介之寄生蟲

  •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廣東住血線蟲
Intermediate host :
Land snails : Achatina fulica(非洲大蝸牛) , Ampullarium
canaliculatus(福壽螺) , Pila leopolduillensis(元寶螺) , Bradybaena similaris(薄殼蝸牛)。
Aquatic snails : 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田螺)。
 
  • Clonorchis sinensis中華肝吸蟲
1st Intermediate host :
Parafossarulus spp.
(派螺),Thiara graniferu(洗螺),Bulimus , Alocinma .
  • Fasciola hepatica牛羊肝吸蟲
1st Intermediate host :
Lymnaea spp.
(凌螺)。
  • Fasciolopsis buski薑片蟲
1st Intermediate host :
Segmentina hemisulcospira
(扁形捲螺), Hippeutis spp(黑螺)。
  • Paragonimus westermani衛氏肺吸蟲
1st Intermediate host :
Semisulcospira libertina
(自由川螺) , Semisulcospira amurensis .
  • Schistosoma japonicum日本血吸蟲
Intermediate host :
Oncomelania formosana
(釘螺)。
  • Schistosoma mansoni曼森血吸蟲
Intermediate host :
Biomphalaria glabrata .

  • 廣東住血線蟲

  • 一、簡介

      廣東住血線蟲是一種寄生性圓蟲,分布於太平洋島嶼、在家鼠肺中橫行。人類會被感染是因為吃進未煮熟的蛞蝓或陸生螺螄,而產生嗜酸性腦膜炎。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s a species of parasitic nematode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Pacific islands that infects the lungs of domestic rats. Human infection, cause by comsumption of raw slugs and land snails, results in eosinophilic meningitis.

     

    二、在臺灣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

      根據衛生月刊的報導,從1944年到1985年之廣東住血線蟲罹病病例已漸減少。 

      我們可以發現,在臺灣,嗜酸性腦膜炎呈明顯的季節性變動型態,其病例數隨著夏季雨天時中間宿主的活動增加而增加。

      高雄醫學院陳醫師和黃醫師將民國33年至民國74年在臺灣所發生的330例嗜酸性腦膜炎患者的資料加以整理後,發現此種疾病的發生在每年6月到8月間有一個很明顯的高峰期。被感染的宿主在臺灣各地區均可發現,但嗜酸性腦膜炎的發生率以本省東部及南部的幾個鄉鎮為最高。 

      在臺灣地區,此種疾病的發生多限於幼齡群體,有80%的病例是屬於15歲以下的學童,其中又以2歲至8歲佔大部1,相反地,在泰國卻有70%以上的病患是屬於20歲至39歲的成年人。此種差異可能因為該兩地區不同年齡層的群眾對中間宿主的暴露量不同而造成。 

      關於類似調查,日本人也曾先於民國71年對於在臺灣及日本西南群島之廣東住血線蟲症做流行病學調查,施以皮內試驗,發現陽性率較高的臺灣東部及南部的居民,與動物感染較嚴重及人體病例較多的地方有相互平行的關係。 

     

    三、生活史 

      廣東住血線蟲為一白色蟲體,外皮光滑,其成蟲(有理髮店招牌的外形)主要寄生在老鼠的肺動脈內,在此交配後產卵。因肺動脈輸送缺氧血,連接右心室和肺循環,主要功能在把血液送入肺內溶氧,因此可同時把卵攜帶到肺內,而後在肺微血管造成血栓阻塞,並直接在此孵化成第一期幼蟲,這些幼蟲穿出呼吸道,向上經由氣管移行到咽喉,經由吞嚥動作而進入食道與胃腸內,最後爬出鼠體進入土壤內。若正巧有蝸牛或蝓爬過去,則蟲體鑽入螺體內,而使其成為中間宿主,在臺灣地區,這些中間宿主至少包括六種以上的水生或陸生蝸牛和蛞蝓,但洲大蝸牛被認為與人類致病最有關。線蟲在螺體內的分布會隨著種類之不同而異,在福壽螺,其幼蟲主要分布在頭足,而在非洲大蝸牛其幼蟲則主要分布在內臟中(肺臟最多),但一般來說,幼蟲進入螺體以後會先進入肌肉內脫皮兩次變成第三期幼蟲,亦即感染性幼蟲,其後,其螺體被老鼠所食,幼蟲穿過老鼠胃腸壁而進入靜脈或腹部淋巴管,回到右心,經過肺循環進入左心,再由體循環進入各內臟器官,在感染後1~2天,幼蟲會集中到老鼠的中樞神經,尤其是大腦的前方,並在腦部移行時進入第三次脫皮,而後移行到終點––蜘蛛膜下腔,進行第四次脫皮,所形成的第五期幼蟲或未成熟的成蟲在其體長11.5~13毫米時穿入擴張的大腦靜脈內,在由此進入肺動脈。蟲體在此長成成蟲,也同時完成了此線蟲的自然生活史。老鼠對此線蟲來說是終宿主,不致於造成老鼠的死亡,但如果很不幸地那個被感染的螺體是被人類所食用。因為人類並非此線蟲的適當宿主,因此蟲體無法在人體完成發育甚至成熟產卵。可能會產生嗜酸性腦膜炎或腦膜腦炎,容後再述。

     

    四、在非洲大蝸牛體內的分布狀況

      根據師大生物系溫永福在民國62年所發表的實驗成果顯示﹕臺灣南部屏東農業改良場附近採得的非洲大蝸牛,在自然界被廣東住血線蟲的感染率為61.2%。這種寄生蟲的幼蟲在蝸牛體內的分布以肺的感染率最高(100%),肺的感染量亦高達56.1%(如圖表 1)。同時發現蟲體在蝸牛的肺部形成黃色的蟲囊,每一蟲囊的直徑大小由52.5μ~140μ,每一蟲囊內幼蟲的數目由1~5隻不等。從蝸牛肺部蟲囊的檢查法及人工消化法調查同一地區的蝸牛,所得的感染率一致,因此證實蟲囊檢查法可應用於大量調查非洲大蝸牛被廣東住血線的感染情況,如此可節省很多時間、人力和經費。 

    蝸牛體內各消化器官所檢出的幼蟲比率

     

    Lung

    Kidney

    消化管

    Digestive canal

    頭和足

    Head & foot

    Liver

    生殖系統

    Reproductive system

    幼蟲數

    比率

    56.1%

    21.3%

    13.7%

    4.6%

    4.0%

    0.3%

    各器官的感染率

    100.0%

    85.7%

    90.5%

    71.4%

    71.4%

    47.6%

    圖表 1﹕廣東住血線蟲非洲大蝸牛體內的分布狀況

     

    五、在非洲大蝸牛肺內的發育狀況

      師大生物系溫永福繼民國62年所發表的報告後,又在民國66年發表進一步的實驗成果﹕24隻來自澎湖白沙的非洲大蝸牛,經呼吸孔滴入廣東住血線蟲的第一期幼蟲後,在每隻大蝸牛的肺內都有幼蟲的檢出,由此可說明廣東住血線蟲的第一期幼蟲可經由大蝸牛的呼吸孔侵入其肺內。感染後1~6天,在大蝸牛的肺內共檢出92隻幼蟲,這些幼蟲皆屬於第一期幼蟲。感染後7~16天共檢出80隻幼蟲,其中74隻(41%)第一期幼蟲,70隻(37.2%)第二期幼蟲,104隻(55.3%)第三期幼蟲,由此可說明廣東住血線蟲的第一期幼蟲經由巨螺的呼吸孔侵入後,可在肺內發育為第二期幼蟲,再繼續發育為第三期幼蟲。第一期幼蟲侵入大蝸牛的肺內後,第七天開始發育成第二期幼蟲,第十七天開始發育成第三期幼蟲。侵入肺內的幼蟲,可刺激大蝸牛的肺組織形成蟲囊將蟲體包圍,蟲囊的大小及明顯程度與幼蟲侵入肺組織後的停留期間成正比。

     

    六、所引起的嗜酸性腦膜炎

      前面提過,對老鼠對線蟲而言是終宿主,不致於造成死亡。但是,在人類的情況則全然不同。雖然其幼蟲也是由胃壁、淋巴、右心室、肺動脈而後到達腦部、脊椎、肺部和眼睛,但蟲體在此長到某一程度之後,就在CSF內到處流竄一直到死,其死後屍體若跑到腦部血管內常因而造成栓塞,而且死亡的蟲體會引起明顯的炎症反應,使得腦脊髓液和末稍血管的嗜酸性白血球增加,而臨床的表徵主要是因為蟲體的數目和所在部位不同而異,主要包括頭部僵硬、Kernigs sign陽性、瞳孔不對等、視乳頭水腫、發燒、頭痛、嘔吐、嗜腫、昏迷等等,尤其成蟲在腦部和眼部的移行往往會造成組織的破壞和其他反應,失明是主要的後遺症之一。因此,有些學者並不贊同使用驅蟲藥,因多數蟲體死亡可能誘發嚴重的炎症反應,故藥物治療的結果仍在研究階段。

      關於寄生蟲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是很少被知曉的,因為大部分的病人悄悄地恢復了。經過事後的解剖,在大腦和小腦發現了未成熟的住血線蟲切片,脊髓也有同樣的情形﹕伴隨著嗜酸性球、單核球和外來巨細胞。和死蟲相關的區域可以發現明顯的組織壞死。用腰椎穿刺法可以在脊髓液中發現未成熟的蟲;至於成蟲則可在眼中和肺動脈中發現。 

      在診斷上,對於流行地區,可依臨床症狀作判別,尤其是腦脊髓液中有很高的嗜酸性白血球,而腦脊髓液中也呈現低糖及高蛋白質。偶爾地會在腦髓液中發現有幼蟲的存在。 

     

    七、治療 

      其適合的治療方式,只有症狀治療,因為藥物的效困價值令人有所疑,而且殺死蟲體可能會使症狀更加嚴重。Thiabendazole是最好的藥物,也有一些抗發炎的效果。Levamisole在實驗動物的身上有效,不過其至今仍未在人體上嘗試。 

     

    八、結語 

      回顧歷史,相傳日據時代臺灣地區物資缺乏,可食肉類不多,因此日人下降馬一從新加坡將非洲大蝸牛引入,作為肉類的補充品,沒想到卻造成繁殖過度,除了危害農作物外,更成為廣東住血線蟲的中間宿主,甚至引致人類的嗜酸性腦膜炎。1979年,福壽螺被人偷偷地帶進臺灣,也很快地氾濫成災。未料,1984年屏東美濃地區四個食用福壽螺而引起嗜酸性腦膜炎的集體罹病事件更證實這類軟體動物與腦膜炎間的相關性,也告訴我們這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雖然罹病病例現在已經很少,仍不可以掉以輕心。徹底地防治,加強對父母及年幼孩童的衛教﹕不吃未熟的螺螄、蛞蝓,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相信不久的將來,臺灣地區也能從廣東住血線蟲症流行地區的名單中剔除,共創美好的衛生環境。

     

    參考文獻 

      Markell E.K., Voge M., John D.T.(1986)•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Medical parasitology(6th, pp276-278)•Philadelphia﹕W.B.Saunders.

      大鶴正滿、佐藤良也、安里龍二、關川弘雄(民71)•在臺灣及日本西南群島之廣東住血線症的流行病學調查•臺灣醫學會雜誌,81(7),819-832。

      杜文圓編譯(民85)•廣東住血線蟲•醫用寄生蟲學手冊(初版,Zaman and Loh原著,pp291-294)•臺北市:藝軒。

      周孟穎(民77)•談廣東住血線蟲引起之嗜伊紅性腦膜炎•衛生月刊,2(8),89-94。

      溫永福(民66)•廣東血線蟲在非洲巨螺肺內的發育狀況•中華民國微生物學會雜誌,10,74-79。

      溫永福(民62)•廣東住血線蟲在非洲大蝸牛體內之分佈狀況•中華民國微生物學會雜誌,6(3),116-121。 

     

    回主畫面 | 回醫學選單